PG·电子(中国)官方网站-Macau Green Shop

News and

information

新闻资讯

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型检测指标CCP

来源:PG电子官方网站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30日
关节炎.png

类风湿性关节炎

—— 新型检测指标CCP ——

作者: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明扬医院 

检验科 袁敏 周杰


01

患者信息

日期2020年8月

张某,年龄40岁,性别:男,来医院进行体检,体检结果如下:

生化常规检测项目,检测结果无明显异常RF,ASO,CRP等临床结果均为正常标本

1.jpg


日期2021年2月

病情描述:四肢关节轻微疼痛,无心慌、胸闷、咳嗽、头痛、发热等症状。

生化常规检测项目,RF,ASO,CRP等临床结果均为正常标本。

2.jpg


日期2021年6月

病情描述:四肢关节轻微疼痛,双腕关节、双肘关节疼痛为主无心慌、胸闷、咳嗽、头痛、发热等症状。

生化常规检测项目,RF,ASO,CRP,CCP等临床结果均为正常。

3.jpg




02

RF和CCP

相较于上两次检验结果,新增加了CCP的检测结果,CCP结果为60,明显高于正常结果,RF未见明显升高现象。

那么究竟CCP是什么,为什么会升高,而针对于类风湿指标RF从始至终为什么是正常的?带着下面的疑问,我们先了解下RF和CCP。


类风湿关节炎(RA)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。

根据流行性病学调查,RA的全球发病率为 0.5%~1%[1],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0.42%,总患病人群约500万[2],我国RA患者在病程1~5年、5~10年、10~15年及≥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18.6%、43.5%、48.1%、61.3%,随着病程的延长,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[3]。RA早诊、早治,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。


image.png


类风湿因子RF是第一个被发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指标,由人体B细胞产生,出现在60%~80%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。

多项研究证实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很高,而在其他类型关节炎、非风湿性疾病及健康人群中阳性率较低,仍有20%~40%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为阴性,同时少数正常人群中RF也可能呈阳性。

因此在临床诊断不能早期诊断RA。临床上急需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标志物,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筛查。


RF样机信息不全.jpg


抗环瓜氨酸肽抗体(anti-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, anti-ccp antibody, Anti-CCP),又称“抗CCP抗体”,属于抗角蛋白抗体,其含有氨基酸、瓜氨酸的残基,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,临床上主要应用于RA的早期筛查和鉴别,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早期提供了巨大价值。


关于CCP又有哪些临床应用?


1、早期诊断


CCP比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早1-14年,更适合健康人群的体检筛查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[4]


4.pn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2、RA的鉴别与诊断


CCP对于类风湿疾病的特异性高达96%,可作为其他疾病导致的关节炎的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。

 CCP作为类风湿诊断的新型标志物,已经被选入国内外权威诊断标准,2010年,美国风湿病学会(ACR)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(EULAR)推出《RA新的分类标准及其方法学》,推荐将CCP作为诊断标准之一,2012年,我国推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,也包含CCP的检测。

早期治疗是RA最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,早期积极治疗能阻止关节被破坏,减少致残率。CCP作为类风湿性疾病新型指标,已经被广泛使用,尤其在生化检测平台上,测试速度快,联合RF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及特异性,更有助于类风湿早筛、早诊、早治。


CCP样机信息不全.jpg




参考文献:

[1]Smolen JS,Aletaha D,McInnes IB.Rheumatoid arthritis[J].Lancet,2016,388(10055):2023-2038.DOI:10.1016/S0140-6736(16)30173-8.

[2]曾小峰, 朱松林, 谭爱春,等.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[J].中国循证医学杂志,2013,13(3):300-307.DOI: 10.7507/1672-2531.20130052.

[3]周云杉,王秀茹,安媛,等.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残疾及功能受限情况的调查[J].中华风湿病学杂志,013,17(8):526-532.DOI:10.3760/cma.j.issn.1007-7480.2013.08.006.

[4]Nielen et al.Arthritis Rheum2004:50(2):380-386


声明:本公众号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,版权归原出处所有,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。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删除。



END





XML 地图